诚—— 俱实守真之道
内容提要
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,待人做事以“诚”,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,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在中国,崇尚“诚实”源远流长,历代圣贤都把“诚”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境界,是人类道德建设的根本,是人类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。
千百年来,人们讲求诚信,推崇诚实。中华民族的诚实之风质朴淳厚。我国素有“不诚无以为君子”之说。但在当今的社会,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和各种利益的诱惑,“不在乎天长地久,只在乎曾经拥有”,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,图己之利,置社会道德于不顾,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,这种行为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。
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,有许多关于“诚”的论述,也流传着许多“诚”的故事。这些宝贵的论述和故事,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。把诚实作为人生中的坐标。在浮躁的社会里,洗尽浮华,洗尽虚伪,露出真诚。为净化社会风气,人人尽自己的责任,从我做起!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诚 俱实守真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诚”这一道德规范,自成一家,故事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时而学习之,将受益无穷。
信 ——言出践行之道
内容提要
“信”,就是信守诺言,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。最早是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诚实和依赖,“忠于民而信于天”,到了春秋时期,“信”更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。之所以将“信”作为儒学中的重要内容,是因为儒学创始人孔子、孟子对“信”有较大的发展。到了汉代,大儒董仲舒将“信”列为“五常”之中,成为古代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。孔子认为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孟子则认为“信”是交朋友最好的办法。“信”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,是人们道德修养要达到的目标。荀子认为“信”是取天下的前提条件。魏征认为“信”是维系国家、家庭的纲常,是治理国家的“大道”。
历代圣贤们把诚信视为任何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认为人如果没有信用是不能立身处世的。人生在世上,言而有信,守信用。诚信是人本质的内在要求,是人的良心之所在。言而有信,就能事业有成,因为有诚信就会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,人无信不立;能得到别人的信任,就能被任用,就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。所以说,没有“信”是不能立身处世的,不论是古代社会,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如此。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信 言出践行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信”这一道德范畴,自成一册,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通过阅读让你懂得“信”对于成就人生的重要关系。
忠 ——敬事无违之道
内容提要
“忠”,作为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,历经几千年的发展,其地位历久弥坚。“忠”作为人的道德标准,它带有普遍性,适应于一切人。在儒学中,“忠”引起历代儒家学者的重视。
孔子把“忠”作为一个人必需具备的品德,并以“忠信”教育弟子,提出“主忠信”的思想。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孟子认为,君臣之间,臣对君的忠实程度,是以君对臣的信任和知遇为转移的。当别人无礼地对待自己时,自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忠于人的行为。董仲舒继承儒家的传统思想,认为“忠”是不贪功,不惜命,不显谏。魏徵承袭了儒家五常思想,突出强调了君礼臣忠的主张。“然则德礼诚信,国之大纲,在于君臣父子,不可斯须而废也。”孔子曰:“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”魏徵说:“君能尽礼,臣得竭忠,必在于内外无私,上下相信。”
历代圣贤大儒对“忠”之论述车载斗量,在此不一一罗列。总之,儒学学派思想中对“忠”的主张,是中华民族人格的主要内容;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起着进步作用,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。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忠 敬事无违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忠”这一道德范畴。自成一家,其故事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通过阅读让你懂得“忠”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关系。
孝——尊亲立身之道
内容提要
“孝”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前,已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。据文献记载,自殷商时代起,统治者已经讲孝并大力提倡孝行,孝道也成为维系家族、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。这时的孝,不仅是对父母,也包括对死去已久的先祖。周朝的统治者把“孝”当成人的重要品德,是能否当官为吏的衡量标准,从而奠定了两千年传统家族伦理道德规范的雏形。
孔子把“孝”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。“孝”是子女爱父母的道德,这种道德要求子女对待父母,不仅能赡养而且还要尊敬老人。孟子尤其重视“孝悌”,他认为“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。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”人人恪守孝道,天下则治则平。
古今贤达儒学之士,把“孝”视为最高道德,认为是诸德的根本。因家庭是国家的基础,统治者要求人能尽孝道于家,那么在外就会忠君。即所谓事父能孝,事君必忠,忠是孝的外延。孝的确是诸德的基础。人若不孝,与人不善,则不能取信于人,故失去为人的基本道德。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孝 尊亲立身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孝”这一道德范畴,自成一家。其故事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通过阅读让你懂得“孝”可以激励一个人奋发图强,成就大业。古今有多少成功者,都从“孝”中汲取了人生的力量。
仁—— 博爱利他之道
内容提要
仁,作为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,历经几千年来的发展,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,对人格的养育,心志的养成,待人待己、兴邦治世,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规范、约束和引领作用。古往今来,众多名垂青史的伟岸人物,皆为大仁大义之士。历史如此,未来也应是如此。仁,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,春秋时就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,到了孔子创立儒学学派时,又将“仁”发展提高到社会“全德之称”的地位,“仁”成为社会道德的总和和道德的最高境界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多处讲到仁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:首先,“仁”是一种品德或道德常识。其次,这种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是爱人,忠恕之道。其次,“仁”是社会道德的总和及人的最高道德境界。孟子“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,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”这是以仁德为人道所具有的本质,在认识上对儒家伦理学起着很大的影响。韩愈、朱熹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程颢、程颐等历代大贤认为,“仁”是修身立家治国的根本,五常之中,“仁”为最贵,无所不统。在今天,大力提倡“仁者爱人”、“仁政爱民”,既是人的善良本性使然,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。对提升中华民族全民素质,尤其是对培育和养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、高雅的志趣、博大的胸怀,将会起到不可或缺的功效。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仁 博爱利他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仁”这一道德范畴,自成一家,故事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通过阅读你就会知晓人文修养对你成就事业是何等的重要。
和——中庸和合之道
内容提要
“和”(中庸)的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,但类似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。孔子的中庸思想,首先在认识论上,他提出: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他还提出:“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。”孔子对中庸评价极高,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”。所以,中庸的观念十分重要。孟子认为,中庸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秩序的原则。人若能做到中庸,就符合事物发展的道理。但中庸离不开权衡,如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,那么就同“执一”一样了。这样就损害了圣人之道,就会抓其一点而不及其余。荀子认为,中庸即“中和”,指处事宽严适当。
“和”(中庸)的思想,首先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看,是有其进步意义的。它告诉我们,在处理事情时,首先要适度,恰到好处,不能片面,走极端;否则,真理跨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。其次,作为一个道德原则,中庸之德,任何道德,都要克服两种倾向,即“过”和“不及”,如果违背这个原则,善行也会成为恶行。再次,很多儒学家将中庸思想运用到政治之中,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,使政治在某些方面注入理性的内容。这些都是中庸思想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。这些作用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。
我们推出的“中华民族人文修养经典故事”丛书——《和 中庸和合之道》,个个故事独立成篇,图文并茂,简明扼要,紧紧围绕“和”这一道德范畴,内容丰富,情节感人。通过阅读让你懂得人生处事的分寸尺度,把握机会,化危难为平安。
|